综合新闻
博士研究生李雅梅等在《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杂志在线发表淋球菌耐药性检测方法的论文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引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的新发病例高达8700万,其广泛流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抗菌药物滥用、淋球菌的进化、社会和经济等复杂因素导致具有多重耐药性的淋球菌在全球广泛分布。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已大幅降低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淋病的有效性,从而严重影响淋病控制效果。因此,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全方位的及时监测对淋病的防控策略制订、治疗方案优化、抗菌药物研发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淋病的年发病人数超过13万,但每年能够列入较全面监测范围的淋球菌菌株仅为1000多株。基于细菌培养的测定淋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和耐药监测方面的需要。因此,亟需发展新型淋球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为淋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有力支撑。
彭俊平课题组在前期完成我国淋球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并评估了一种基于多重PCR联合质谱法的简单、快速且经济高效的检测方法,涵盖5类抗菌药物的24个耐药相关位点。该方法不仅可以评估淋球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而且可直接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突破了原有检测方法对细菌分离培养的依赖,通量高,成本低,能够用于大规模的样本筛查。该检测技术的建立有助于及时监测不同地区淋球菌的耐药状况,传播以及进化,切实提高淋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水平。该研究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2016-I2M-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