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一条龙400qq联系方式_100块钱附近人微信_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

English
中文 English

综合新闻

博士研究生陈越等在《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杂志在线发表基于HIV单链抗体和双功能抑制剂的基因治疗策略的研究结果

发布日期:2022-02-25 字号:

艾滋病毒(HIV)的流行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对于HIV的治疗以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鸡尾酒疗法”为主。但耐药株的出现和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使该疗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探索HIV功能性治愈甚至根除治愈的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构建具有HIV抗性的造血干细胞(HSCs)或T淋巴细胞,模仿“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成功案例,有潜力达到治愈或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目的。

何玉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先后成功通过GPI脂锚方式分别将多肽膜融合抑制剂,靶向gp120的HIV纳米抗体锚定于靶细胞膜上,获得了HIV抗性细胞。本研究选取了一组近年来报道的具有强效抗病毒作用的广谱中和抗体,将这些中和抗体的单链可变区分别通过GPI锚定于细胞膜上。经验证,通过GPI脂锚平台,靶向不同位点的中和抗体单链可变区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对游离病毒(Cell-free virus)和细胞相关病毒(Cell-associated virus)的入侵和感染的抑制作用。其中GPI-10E8修饰的细胞具有最强效且广谱的HIV抑制作用。通过机制上的研究发现GPI-10E8能够干扰病毒包膜蛋白(Env)的加工,降低了子代病毒的感染性。进一步研究将中和抗体10E8的单链可变区与多肽膜融合抑制剂联合,设计了靶向gp41的双功能抑制剂。通过GPI脂锚方式,表达双功能抑制剂的修饰细胞对HIV-1、HIV-2以及SIV均展现出相当强的抗性。本研究提供了制备HIV抗性细胞的新策略,在更深入的基因治疗研究中,该策略可以单独或与其他基因疗法一起使用。

研究结果以“Cell membrane-anchored anti-HIV single-chain antibodies and bifunctional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gp41 fusion protein: new strategies for HIV gene therapy”为题在线发表于《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